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

擲筊





擲筊



        擲筊是一種道教信仰問卜的儀式;又稱擲筶、擲杯、跋杯,普遍流傳於華人民間傳統社會。「筊杯」是一種占卜工具,是世俗之人所用以與神明指示的工具。「筊杯」有時會倒過來稱之為「杯筊」。多用竹、木等材質做成,兩個為一對,呈立體的新月形狀,每一個稱為一「支」,並分有正反面,凸起部份稱為「陰面」(也就是反面),平面的部份則稱為「陽面」(也就是正面)。儀式內容是將兩個約掌大的半月形,一面平坦、一面圓弧凸出之筊杯擲出,以探測神鬼之意。筊杯的大小一般以手掌能合住為原則,但也有特別製作的大型筊杯,在民間信仰中,特殊尺寸的筊杯也必須請示神明是否合意。大型筊杯一般是放在紙錢上,雙手握好紙錢,再將筊杯甩落,這是用在廟方人員求問重要事務時,如慶典日期、作醮事宜等。
在臺灣,凡是道教廟宇,在神像前幾乎都有一到數對筊杯,佛教寺廟偶爾有之。臺灣民間信仰中,凡是求籤,均需要向神明擲筊確認。「筊杯」簡稱「杯」,故臺語「擲筊」又名「跋杯」。然而筊杯並非僅在廟中使用,家中有供祖先神主者,往往也會備有一對筊杯,如果是向新逝的死者神位求問問題,不能使用「筊杯」,只能用兩枚硬幣。
        今日,有許多廟宇也採用了塑膠製的筊杯。筊杯有時被宗教神棍用做騙財工具,方式是在筊杯中灌鉛或汞,以控制其正反面的呈現。



杯筊的由來  

        宋朝程大昌所著的《演繁露․卜教》中記載,古人以蚌殼作為貨幣,亦採用兩片蚌殼作為杯筊,當時稱為「杯珓」。但是蚌殼容易摔裂,於是後來改用木製或竹製,將一小段木頭或竹根中分為二,略削切如蛤形。關於「杯珓」兩字的字源,程大昌推論:因蚌殼可以盛水如杯子,於是用「杯」這個字;珓的音和「教」的音類似,表示借用杯珓的仰俯來傳達神佛的意志以教示人們,才用「珓」這個字。
  廿四孝中亦有一則故事與杯筊有關,傳說:丁蘭是個大逆不孝的農夫,每當母親晚些送飯時,就會惡言相向甚至於動手毆打她。有一天,丁母又遲到了,丁蘭好生氣,心想到時候一定要迎頭痛打母親一頓。
  這時候,不經意看到有一隻小鳥,口中啣著餌食飛到樹梢,他很好奇,就躡手躡腳爬上去瞧瞧。原來母鳥生病了,羽毛掉了不少,小鳥正餵食虛弱的母鳥。丁蘭深自悔悟,當下發願從今以後要好好孝順母親。

  此時,丁蘭看到母親從大老遠匆匆跑來,馬上敞開雙手奔向母親。母親誤以為丁蘭又要毆打她了,情急之下躍入大池塘中。丁蘭大吃一驚,立即跟著跳下去,但是在悲切的哭喊聲中,他遍尋不著母親,一直努力到日落西山,只找到一塊木板。丁蘭抱著木板回家,把它當做母親一般日夜奉祀,這就是「神祖牌位」的起源。而後丁蘭又裁了兩塊木板,並做俯仰陰陽兩面,無論何事,都用這兩塊板子請示母親,亦被視為「杯筊」的起源故事。

下列是陽陰組合的說明:

  • 聖筊:一陽一陰(一平一凸):稱之為「聖杯」、「允杯」表示神明認同,或行事會順利。但如祈求之事相當慎重,多以連三次聖杯才做數。



聖筊



  • 笑筊:兩陽面(兩平面):稱之為「笑杯」,表示神明一笑,還未決定要不要認同,行事狀況不明,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神明,或再次說清楚自己的祈求。

笑筊




  • 怒筊:兩陰面(兩凸面):稱之為「陰杯」、「無杯」,表示神明不認同,行事會不順,可以重新再擲筊請示。



怒筊



尚有特殊筊型:
立筊:一個或兩個筊杯直立,依習俗以金紙將之圈住保護。當時,只有擲筊之人才能移動擲筊 一般人擲筊多半對神明「有所求」,相傳若為「無所求」的信徒,容易擲出「立筊」,會被善信視為神蹟。
同心杯:兩筊杯相疊。
在民間信仰中,擲茭有幾個約定俗成的禮儀如下:

  1. 擲出允筊通常以三次為限。
  2. 擲筊前需在神靈面前說明自己姓名、歲數、生日、戶籍地址、現居住址和請示的事情。
  3. 擲筊前雙手要合住一對筊杯,往神明面前參拜之後,才能鬆手讓筊杯落下。
擲筊程序

        請筊時,雙手合掌杯筊置放於掌心中,先向 神明 稟明自己的姓名、出生年月日時、年齡、住址,以及祈求 神明 聖示指點的事由,一次以一事為原則。稟明敘述時,應條理分明,簡單扼要,避免囉唆冗長而失去重點。
稟報完畢後,先暫候數十秒鐘,讓 神明 有所時間斟酌一番,接著才進行擲筊的動作。擲筊時,頭額微低雙手捧筊,杯筊平、平呈蝶狀;高舉至眉心間;再往上拋投才掉落地面,就是一般所謂的「投空擲地」。


參考資料:
 行天宮五大志業網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