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

韋馱天


韋馱天






       韋馱天(梵文:Skanda),佛教的知名護法神,為執金剛神之一。韋馱天的形象,一般是古代身披盔甲、手持寶杵(降魔杵)的武士。統領東,西,南三洲巡遊護法事宜,保護出家人,護持佛法,故也有人將韋馱天的形象,印在佛經與佛教典籍的末頁,以此希望得到韋馱天的護持。佛滅度後,相傳有羅剎將釋迦牟尼佛的舍利子搶回去供奉,多虧善於行走的韋馱奮力追奪回來。
        韋馱菩薩在現 天大將軍身時,為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,他在賢劫千佛中,為最後一尊佛,名號為樓至佛。漢地佛教寺院中,韋馱菩薩像常威武地立於最靠近寺院門口的四天王 殿內,面向寺院,以守護道場。其形像大多為身穿甲冑的雄壯武將,手持金剛杵,或以杵柱地,或雙手合十,將杵擱於肘間。韋馱菩薩現天大將軍身擔當佛教中驅除 邪魔,保護佛法的重任,為佛教中護法金剛力士的代表之一,相傳,浙江臨安東天目山是韋馱菩薩的道場。韋馱菩薩在藏地化身為瑪哈葛拉,漢譯為大黑天。
      據說韋馱原型是婆羅門教大自在天的兒子,天兵元帥室建陀。韋馱原為四大天王中,南方增長天王手下八神將之一。
四大部洲中,北俱盧洲人不持佛法,而韋馱天曾親受如來咐囑,統領東勝神洲、西牛賀洲、南瞻部洲,三洲護持佛法之事項,護祐僧侶、居士,故稱「三洲感應」,號稱「三洲感應護法韋馱尊天菩薩」。一些漢傳佛教的寺院中,建有護法殿,專門供奉韋馱天。漢化的韋馱天為穿戴盔甲的少年武將形象,手持法器金剛杵,或雙手合十將杵擱置肘間(表示該寺為十方叢林,接待寺),或以杵拄地(表示該寺為非接待寺)。通常置於天王殿大肚彌勒佛像背後,臉朝向大雄寶殿。
資料來源: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http://bestzen.pixnet.net/blog/post/44857489-%E4%BE%9B%E5%A5%89%E9%9F%8B%E9%A6%B1%E8%8F%A9%E8%96%A9%E5%92%8C%E4%BC%BD%E8%97%8D%E8%8F%A9%E8%96%A9%E6%B6%88%E9%99%A4%E9%9A%9C%E7%B7%A3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