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

老子

老子





        老子(生卒年不詳)姓李名耳,字伯陽,中國偉大的思想家及哲學家,著有《道德經》一書,是道家學派的經典著作,他的學説後被莊周、楊朱等人發展。
        在春秋時代,孔子曾向老子請教關於禮的問題,道家後人將老子視爲創教祖師,與儒家的孔子相比擬。早期的道士認為老子是太清神之下,唐武宗時,老子被定為是三清尊神之一,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。老子有兩個可能的身分,一是老聃(曾擔任「守藏史」),一是老萊子。確切出生地不詳,但史記記載老子是出生在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。
        老子的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。例如名句:「禍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禍之所伏。物或損之而益,或益之而損」。這部流傳兩千多年的《道德經》是跨時代的作品,在不同的時代,這部作品,被解釋出不同的含義。據統計,《道德經》是僅次於基督教《聖經》,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一部作品。
        在修身方面,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,主張自然,講究致虛極,守靜篤、不與人爭的修持。在政治上,老子主張的無為而治和現代共識主動性同出一轍。老子有一段話常被視為對為政者的箴言:「天之道,損有餘而補不足;人之道則不然,損不足以奉有餘。」;「民之飢,以其上食稅之多;民之輕死,以其上求生之厚;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懼之。」在宗教概念上,當時最崇高的信仰為天;故天基本上為「意識天」,但老子將之破除,將天化成「自然天」。於《道德經》原文中,可見得老子對天的看法是自然無為。於現存通俗本中第五章首行即曰:「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。」此處之不仁,並非無仁心,而是指無心而為,亦如文中,曾提及的「為而不恃」、「長而不宰」為相同意涵,故其實老子當時的諸多論述,是為破除神鬼論,而非後人將其奉之為神之觀念。總體而言,老子之思想並非消極、裹足不前的,而是正面積極的要求吾人順應自我之心性,發揮自我之能事,他就要人「為」但是是「無心而為」不執著於功名利祿,讓人擁有最大的自主性,去發揮自我生命之所長。主要著作,亦是唯一著作為《道德經》。
        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。從《列仙傳》開始,把老子列為神仙,還說老子重視房中術。東漢時期,成都人王阜撰《老子聖母碑》,把老子和道合而為一,視老子為化生天地的神靈。成為了道教創世說的雛形。而在漢桓帝時,漢桓帝更是親自祭祀老子,把老子作為仙道之祖。其道教尊稱名稱為「道德天尊」,俗曰「太上老君」,也是道教三清道祖之一。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