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

《太上感應篇》

《太上感應篇》



     《太上感應篇》文句,多取自於東晉葛洪的《抱朴子》中「對俗」及「微旨」兩篇,全文共有1277字,分總論、善行、惡行和結論4部份,共列舉22項善行,155項惡行。
    《太上感應篇》最早見於宋代的文獻,南宋李石把《太上感應篇》收入他編輯的《樂善錄》中,名儒真德秀曾為《太上感應篇》作序,宋理宗在篇首御書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八字,並協助其出版與流通。
    《太上感應篇》為後人編寫善書的典範,在傳統社會幾乎無人不知,無人不曉,在清代與《文昌帝君陰騭文》及《關聖帝君覺世真經》合稱「三聖經」。《太上感應篇》在漢傳淨土宗信徒之中也非常盛行,如印光法師、淨空法師等人,都曾提倡過此書。《太上感應篇》起初是在道藏中,自從宋真宗賜錢百萬,命令工匠刊刻,而後才大行於世,當時的賢人君子都極尊崇此經且能依教奉行,明世宗也曾經作序,頒行天下。清順治十三年,皇帝諭令刊刻《太上感應篇》,頒賜群臣,並且以此作為薦舉貢生入學國子監的標準。歷朝對於《太上感應篇》之奉行,十分興盛。

資料來源:   集福消災之道下載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太上感應篇經文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