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

《道德經》


《道德經》



       《道德經》,又稱《道德真經》、《老子》、《五千言》、《老子五千文》,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的著作。在秦時《呂氏春秋•注》稱為《上至經》,在漢初則直呼《老子》。明代焦竑認為,自漢景帝起此書被尊為《道德經》至唐代,唐太宗自認是老子李耳之後,並曾令人將《道德經》翻譯為梵文。唐高宗尊稱《道德經》為上經。唐玄宗時,更尊此經為《道德真經》。「老子所著言道德之意的上下篇」,原文上篇《德經》、下篇《道經》,不分章,後改為《道經》在前,《德經》在後,並分為81章。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。《德經》在前是謂先修自身心意,後《道經》是謂以身心精進,在體悟道之所傳。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,《道德經》是除了《聖經》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。
        老子的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。例如名句:「禍兮,福之所倚;福兮,禍之所伏。物或損之而益,或益之而損」。這部流傳兩千多年的《道德經》是跨時代的作品,在不同的時代,這部作品會被解釋出不同的含義。據統計,道德經是僅次於基督教《聖經》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一部作品。
      《道德經》被翻譯為多國文字。在修身方面,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,於吾人生命上主張自然,講究致虛極,守靜篤、不與人爭的修持。在政治上,老子主張的無為而治和現代共識主動性同出一轍。老子有一段話常被視為對為政者的箴言:「天之道,損有餘而補不足;人之道則不然,損不足以奉有餘。」;「民之飢,以其上食稅之多;民之輕死,以其上求生之厚;民不畏死,奈何以死懼之。」在宗教概念上,當時最崇高的信仰為天;故天基本上為「意識天」,但老子將之破除,將天化成「自然天」。於《道德經》原文中,可見得老子對天的看法是自然無為。於現存通俗本中第五章首行即曰:「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。」此處之不仁,並非無仁心,而是指無心而為,亦如文中的曾提及的「為而不恃」、「長而不宰」為相同意涵,故其實老子當時的諸多論述是為破除神鬼論,而非後人將其奉之為神之觀念。總體而言,老子之思想並非消極、裹足不前的,而是正面積極的要求吾人順應自我之心性,發揮自我之能事,他就要人「為」但是是「無心而為」不執著於功名利祿,發揮自我之能動性,讓人擁有最大的自主性去發揮自我生命之所長。主要著作,亦是唯一著作為《道德經》。

參考資料: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