儒教
孔子 |
孔子以禮、義、忠、孝為本,宣揚他的學說,認為國君有保境安民之責任,孔子在世的時候雖非名聞天下,但他的思想卻對中國文化,產生了永難磨滅的影響。因他尊崇中國文化中的古老道德觀念、古老的信仰,而所謂儒家經典,是敘述歷史事實、宗教儀式、道德觀念以及處世準則的著作。漢代的士大夫,不但接受了這種說法,更把儒家思想和漢朝正式規定的祭神制度聯在一起,作為仁人君子,在生活方面的基本準則和信仰。孔子在春秋時代是一位傑出的遊說之士,漢代時才成為古代禮儀習俗及道德思想的權威。漢君臣更大力宣揚儒家思想,覺得孔子應像其它英雄豪傑一樣,取得神的地位,於是公元一世紀前後,把孔子神格化的運動進入高潮,孔子的神格就此奠定。現在西方人士把這種尊敬古籍、古神的信仰,稱之為儒教。而儒教,以夏商周的五教和祭禮為本源,祖述堯舜,憲章文武,以孔子為先師,以詩書禮樂易春秋中的神道設教。儒教的正統化始自漢武帝獨尊儒術,漢靈帝詔諸儒正定五經,刊於石碑,為古文、篆、隸三體書法以相參檢,樹之學門,使天下咸取則焉,正式把儒教定為國教,五經成為國家法典以及中華法系的法理基礎,以春秋決獄。漢代末年,儒教廣泛傳播,「太尉公承夙緒,世篤儒教,以《歐陽尚書》、《京氏易》誨受四方。學者自遠而至,蓋逾三千。」儒教自漢代以來被奉為官學,其後各個主要朝代,或者主要歷史時期,儒教都是官方指導思想。
滿清以來,中國的科技文明和軍事實力,逐漸落後於西方國家。中國人為求存圖強,發生了戊戌變法,辛亥革命運動,同時也對儒教產生強烈懷疑,發起了批判。1912年民國成立之後,對是否再將儒教定為國家思想產生了分歧。民國初年以來康有為的孔教運動,倡導儒教和國家官僚組織分離,按基督教模式允許人人祭天,允許人人祭孔,因為「自共和以來,教化衰息,紀綱掃蕩,道挨凌夷,法守集壞,禮俗變易,蓋自羲軒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化,一旦而盡,人心風俗之害,五千年未有斯極。」革命人士主張不再尊儒,而康有為、陳煥章等人成立孔教會,呼籲將孔教定為「國教」,並得到大總統袁世凱的支持。後因袁世凱稱帝失敗,請定國教運動也沉寂下來。但是康陳繼續在民間傳播孔教,並且還創造了一些宗教化禮儀。與此同時,以學衡派為首的一批認為傳統儒家思想,通過更新能夠適應現代文明的學者,則力圖用現代觀點重新解讀儒家經典,創造「新儒家」。新儒家與康有為和陳煥章的孔教是不同的。
中華之古教曰儒教,與古道教並存,東漢時立宗教之道教;儒教至清代分枝為孔教,孔教分了三家:孔聖會(1909年)、孔聖堂(1912年) 、孔教學院(1930年) 。
參考資料: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台灣地區宗教簡介:儒教
大紀元文化網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